白內障手術有什麼新進展

白內障手術的工作流程在傳統的白內障手術被屈光手術所取代後變得越來越複雜。超微型人工晶體乳化手術在1967年成為公認的手術方法,徹底改變並成為白內障手術的金標準技術。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2010年批准了飛秒激光手術技術,2016,估計有一半的醫生已提供或打算在來年提供這項技術。已有幾項研究檢視了其潛在的益處和成本效益,製造商也持續推出升級和增強版本。

白內障手術管理

與年長者相比,中年成人對視力有更高的期望—因此,白內障手術的教育和決策參與對於在這一群體中實現最佳結果變得更加重要。術前檢查應該識別散光並評估視網膜健康。許多白內障手術患者曾接受角膜屈光手術,而目前存在散光的患者可能需要進行額外的術前檢查,與一般患者相比會有所不同。視力品質和術前檢查的準確性與眼表完整性有關。因此,乾眼的檢查和眼表問題的管理應是手術前規劃的一部分。

眾多的人工晶體選擇需要認真考慮與選擇最適合個人患者的人工晶體相關的因素。新的人工晶體度數公式不斷湧現。當這些公式在網絡上配合手動輸入數據時,需要額外的時間,且有可能出現錄入錯誤。如果支付者不涵蓋首選的選擇,則應就患者的需求進行財務討論,包括自費費用和長期改善視力的潛力。

白內障手術規劃

規劃白內障手術的一項挑戰是確保患者獲得足夠的資訊。生活方式問卷調查可促進系統地記錄個人患者特徵。

角膜散光的管理

白內障患者中散光十分普遍。在葡萄牙6506例白內障手術候選人中,43.5%的患者有≥1D的角膜散光,範圍為0至7.58D。在植入旋轉型人工晶體治療散光患者時,謹慎選擇候選人、術前評估、使用最新一代人工晶體度數計算器,並充分考慮手術所導致的散光,至關重要。

在白內障手術的每個階段都可能出現屈光誤差,且會因手術技術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在工作流程中,生物參數測量、人工晶體度數計算、眼睛標記、手術切口和人工晶體定位的錯誤都可能影響屈光準確性。缺乏個人化的外科醫師數據可能導致手術技術次佳或不一致。

白內障手術套件是整合式系統,能將患者數據傳輸至手術室,提供電腦輔助手術,改善工作流程便捷性和效率。市面上有幾種商業選項,提供一系列的人工晶體度數公式和專有功能。測量、可視化、標記和傳輸數據,與外科醫師的技術無關。線上規劃軟體可以數位方式連接診所中的診斷儀器,包括光學生物測量儀、角膜地形圖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儀。相關的患者數據會傳輸至手術顯微鏡的目鏡,可讓手術醫師觀察縱向光學相干斷層影像。在手術過程中,它可提供引導性切口位置和即時光學定位,以調整因非旋轉人和患者眼睛移動而產生的影響。

 

有一款模型結合了掃瞄光源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和專有的非中心透射比照測角膜計,能夠產生前角膜和後角膜曲率及厚度數據。該軟體整合了重要資訊,包括生物參數、地形圖和斷層掃描的影像數據(不受製造商限制);電子病歷的白內障評估記錄和相關特徵;患者問卷調查回答和角膜屈光手術狀態;以及最新的人工晶體度數公式、旋轉型人工晶體和環形角膜鬆解切口計算器。參考影像和手術中的測量值會納入人工晶體度數計算,包含 Barrett True-K 全視透射率公式,該公式據報導對於接受白內障手術的近視和遠視患者而言,均能提供最低的平均屈光預測誤差和方差。該軟體使用術後屈光數據來分析結果,促進對人工晶體性能的評估,並在有需要時優化後續流程。

人工智慧在白內障管理中的角色

截至2023年1月,美國FDA已批准超過520種用於醫療的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算法。人工智慧在白內障管理工作流程中的益處包括:有望幫助白內障篩檢和診斷、生物測量和人工晶體度數收集的優化;促進工作流程和培訓增強;以及預測後囊混濁的進展。需要大量內部化數據來分析這廣泛的參數。研究顯示,與傳統的人工晶體度數公式相比,基於人工智慧的影像分析在白內障診斷和評級、改善人工晶體度數計算以及合理準確的後囊狀態預測等方面具有優勢。基於人工智慧的手術視頻分析工具正在研發中。

 

一款於2018年推出的商業人工智慧平台在2023年擴展,增加了專有的手術規劃軟體,在患者管理過程中於背景運作。該軟體會為每位患者自動建立基於雲端的記錄,包括來自電子病歷和診斷結果的數據。每位患者的人工晶體度數計算是根據實務數據庫審核,確定哪種人工晶體度數公式對於具有類似特徵的眼睛最為準確。它可以比對兩種生物測量儀的診斷數據。手機應用程式可存取數據,以確認患者身分和人工晶體的選擇,進一步避免發生錯眼/錯患者的錯誤。醫生有各自的”登入頁面”,內有多項功能,包括工作提示和存取患者資訊及手術時程表。

其他雲端手術規劃軟體

在一個符合標準護理的環境中,執行全部工作流程任務和程序所需的時間,分別是曾接受屈光手術的患者17.6分鐘、散光患者16.1分鐘,以及一般白內障手術患者7.5分鐘。在2023年,一款全面的雲端數位健康解決方案問世,支援以診斷和白內障手術設備整合來實現白內障手術工作流程。據報導,與手動錄入數據相比,該手術規劃軟體平均可分別為曾接受屈光手術、散光和一般白內障手術的患者節省13.2、12.6和4.3分鐘的工作流程結束至結束時間。

人工晶體定位導引

2017年,FDA批准了飛秒激光手術平台的另一項升級,允許制定個人化治療計劃,實現精準的雷射輸出和高效的晶體碎裂,從而減少輸送至眼睛的超聲能量。自訂形狀的標記可精確並永久地在囊袋平面識別陡峭角膜軸的位置,以供手術中和術後的旋轉型人工晶體定位。除了提供手術中的成像功能外,還整合了術前的診斷儀器,透過無線數位通訊技術連線。虹膜登錄是鏈接的關鍵,透過從術前未擴散瞳孔選擇並與手術中擴散瞳孔相符的虹膜特徵來實現。該系統會自動校正非旋轉,不需要手術醫師參與。基於外科醫師開發的經驗公式,可以最佳化環形切口的構建,允許根據患者年齡和最多三個額外參數(包括角膜白至白、中央角膜厚度和角膜斜率變化率)進行修改。

一項小型非隨機試驗檢視了使用此功能標記囊袋(n=26)與傳統裂隙燈輔助手動標記(n=31)的準確性。與手動標記組相比,囊袋標記組的術後殘餘散光和人工晶體錯位顯著較低,視力結果也更佳。手術後三個月,分別有88.5%和38.7%的囊袋標記組與手動標記組達到≤0.5D的殘餘散光。

 

該雷射系統提供白內障密度成像,利用Scheimpflug成像、射線追蹤和三維模型軟體對白內障進行分級,並識別晶體核心的位置和密度。白內障密度成像軟體會建議最有效的碎裂模式,其中包含個人手術醫師的偏好設定,加速晶體碎裂並顯著限制超聲乳化能量。

徑向旋轉標記系統

另一款飛秒激光手術軟體產品可直接導入術前數據、進行生物測量的手術中虹膜特徵登錄,並實現精準雷射標記。液態光學介面減少了囊膜開口的大小、形狀和中心位置的變化。虹膜登錄提供了自動非旋轉補償。徑向角膜層間標記可與晶體囊袋的中心對準,並可輕鬆與旋轉型人工晶體上的標記對齊,平均準確度為0.6度,比手動標記準確5倍。這些標記在手術後數月內仍清晰可見,方便進行定位確認。

自動化囊膜開口切割

美國FDA在2017年批准了一複雜白內障手術評估和管理一款納米脈衝精準囊膜開口切割裝置在2017年獲得美國FDA批准。該裝置可透過一個清淨的角膜切口插入,施加輕微的吸力使囊膜接觸。快速的電脈衝可防止熱量散佈至硝鈦環之外。31報告顯示,這種清潔的前囊膜開口對於複雜案例特別有用,包括濾泡狀或變色晶體、鏡暈脫離、小瞳孔和角膜混濁等。一款新裝置可透過連接至人工晶體超聲乳化設備消除了另外真空源頭的需求,讓手術醫師可以利用標準的人工晶體超聲乳化踏板完全控制這些任務。

總結

白內障手術技術的進步持續提高工作流程的效率和效能。這些不斷創新和改良擴大了滿足日益苛刻患者期望的能力。

                                                                                                           (以上資料為良視眼科彙整 ) 113.03更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