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瞭解過孩子眼中的視界嗎?
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
都是透過雙眼去探索與接收新知
兒童視力各年齡段照護重點
0-2歲 視覺發育
主要透過觀察與抓握來認識世界
眼睛發育快速,開始建立視覺追蹤與立體視,需注意是否有先天性眼疾、斜視或嚴重屈光不正
3-4歲 立體視發展
開始學習畫畫、拼圖,手眼協調發展
立體視與雙眼協調成熟期,弱視矯正黃金期,應定期視力篩查,避免錯過矯正時機
6-12歲 近視防控
閱讀、寫字、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增加
近視高風險期,應加強近視防控(戶外活動、減少近距離用眼),留意雙眼協調與視覺疲勞
12歲後 視覺疲勞預防
學習壓力增加,長時間使用螢幕
近視進展監測期,應注意高度近視風險,留意雙眼協調與保持良好用眼習慣,定期檢查眼底健康
孩子定期檢查眼睛的重要性
你記得上次帶孩子檢查眼睛
是什麼時候嗎?

五個原因為什麼要定期帶孩子檢查眼睛:
1. 孩子看不清楚,自己也不知道(孩子天生適應力強,即使視力異常,也可能以為本就是這樣)
2. 有些問題不是用視力表就能看出來(像是功能性視覺、雙眼協調等)
3. 視力發育有關鍵期,錯過就很難補救(弱視矯正3-6歲、近視防控6-12歲)
4. 學習、運動、信心都會受影響(長期看不清楚或不舒服、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導致學習困難)
5. 每個階段眼睛有不同樣態問題,定期追蹤才能安心
孩子視力的異常現象
孩子眼睛的小小跡象,
需要家長們多多留意,
你的孩子也有這些現象嗎?
成長中的孩子除了還沒有能力精準表達,也缺乏標準去衡量自己看得清不清楚、看得好不好,觀看品質的好壞,需要家長們細心發現。
- 看東西常常歪頭、斜眼
- 常會遮住一隻眼睛或頻繁換眼看
- 看遠時會瞇眼、皺眉,試圖看清楚
- 看近時把書本貼很近或臉湊到螢幕前
- 閱讀速度慢,容易漏字、跳行
- 抄寫困難、字跡潦草或定位不準
- 看書、看黑板容易分心或坐不住
- 反應頭痛、眼睛酸、看久會累想睡覺
- 對需專注用眼的活動(如畫畫、閱讀)缺乏興趣
市面上近視防控的困擾
孩子的近視防控,
你也有類似的經驗嗎?
多方嘗試,耗費時間、精力、金錢,卻覺得矯正進步幅度有限?
- 散瞳等待過程冗長,實際檢查眼睛狀態時間短
- 僅量測度數,未追蹤眼軸,診斷不夠精確
- 僅開散瞳藥水,沒有針對性矯正,長期無進步
- 散瞳劑濃度提升,卻未能有效控制近視